英特尔媒体发布会 专访技术顾问张健先生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DIY硬件频道】牛大鹏:各位媒体大家好,大家也看了发布会盛况了,我们这这次采访是跟张健先生是我们市场负责人,大家也领教了他的口才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情来问,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开始提问。
媒体:你好,我想了解是英特尔视频同步技术这块,目前有哪些软件在支持这个技术,在未来的话,有哪些软件添加这个技术的支持?还有一点,这个技术对视频格式的支持范围详细能透露一下吗?
张健:目前实际上今天可以看到我们的演示了,有(英文),应该还有一家产品是叫转码的,现在的话已经有三个全球的专门做视频转码的产品已经在同步的推向消费者了,这是先期,我前面也想到,软件整个的优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一个过程,它往往是谁的硬件产品推出之后,仍然会有一个工作在做,英特尔实际上专门为了整个的开发,这些编码的优化提供了一定软件开发包,在这上面会有更多多软件厂商在这方面做,而且英特尔有专门的一个团队,专门做软件优化的,这些整个的优化的工作一直会持之以恒继续往下做。
牛大鹏:大家就自由提问吧!
媒体:我是天津网记者,(英文)是共享系统内存,它的共享范围是怎么样的?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这个内存是否会影响系统运行效果?如果我买了智能处理器的笔记本我是不是要配置更大的内存?对于我的运营效率有帮助?
张健:对内存需求是动态智能控制!我们讲共享系统内存,但它不是把一块内存封住了,如果我今天所要用的只有500兆,所以我只会在这上面拿500兆内存过来,如果我后面的应用我需要200兆,我就会释放到300兆,最大的会在多少呢?所以我们讲最大1.6,你用最大是1.6G,是很少情况下的。在上面会不会对系统的内存有更加高的要求?的确有一部分,要看用户的使用模式,如果用户大部分使用模式仍然只是说日常的上网,以休闲游戏这些系统内存并不需要太过,如果有时候上一些街霸、内接长空,中高端游戏对系统内存相对要求大,这些用户我们应该把这个内存施展,这样整个机器就有更加好的系统来支持。
媒体:对OEM厂商也建议他们给机器配备吗?
张健:我们给他们非常充分沟通,大部分应用需要多少内存需求?然后在什么情况下看到最大1.6G,OEM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自己分析他推出的机型面对用户群是怎么样?这些用户群需要的应用是怎么样?所以大概是多大的内存适合他们!
媒体:有两个问题,一个高,一个低的问题,我是电脑爱好者,高的问题我们看到这边最高是4和8线产品,最高的纯应用系列什么时候让我们大家看到?第二ED问题,笔记本i7这部分是等明年才能看到吗?
张健:第一,我们今天是全系列的产品发布,有这么多款产品。你问到这些产品具体上架时间问题!你讲的最高的至尊版的产品,应该在可以同步上市的,你的问题是我如何体验到这个?可能有几种方法!一种是到我们销售渠道可以购买到。飞利浦我们在传统媒体可以做和媒体的视频测试,这两个方面是你可以拿到这些最新的产品自己来体验的途径。第二,你讲到的机电压板这边,我们在今年全部全新第二代平台里,IRB也是同步发布的产品,在一月份大家可以看到4和高端,到了春节过后,同样这个i3这些产品也会出来。
媒体:在我们现在测的版本里,新一代二代在超频太死了,上一代酷睿卖这么好,很多人觉得因为是超外频,现在把这部分锁死了,那部分人可能是小部分的人,他们的意见可能会影响到对产品评价!在未来有没有更高的产品?包括现在代K的产品也及其没有意思,没有任何可以探索和尝试的空间!
张健:在这个层面,我们知道用户在DIY里做测试的,你所谈到的是不是K这个产品能够满足你们的需求?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进一步沟通,在这之上有哪些是你们特别关注的?而也希望在这个产品里能够推出的,英特尔一直在关注用户的反馈!这些用户反馈也一直在影响我们今后的产品规划,所以在这方面当我们更多听到你们需求的时候,对我们在今后产品规划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
媒体:你们前期跟主办厂商沟通过程中允许他们通过特殊装置再加一个信号发生器,或者在外频做一些手脚,你对这些东西是限制?还是默认?还是支持的态度?
张健:低端厂商有自己如何设计产品的决定,英特尔会给出技术风险的评估和建议,在这智尚OEM厂商完全他们自己会基于这些信息做他们自己的产品设计。
牛大鹏:英特尔产品给这个超频非常好的基础了,这个超频这块大多数消费者不会超频的,很多在座是DIY玩家,英特尔厂商可以去做相应的安排,这个产品的保修、售后东西要自己去做,英特尔的产品,英特尔在固定频率内我们有质量保证,其他的用户和厂商都可以做相关的消费者利益措施,他们去负责这块。
媒体:现在软件行业对(英文)视频英特尔演示过这个应用?想问一下这块。
张健:包括视频处理和线上处理,我们演示时间有限,没有把全部东西演示出来,我们在演示台上有很多视频播放,我记得在当中就有很多是关于ABS,在国内有专门视频技术软件叫“大阳”,我们跟他们做一个优化,它可以做动态整个图像追踪,以及在追踪上面进行优化,当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刘翔在有一段百米跑完了以后,身上有一个五角星,“大阳”做实时导波系统。“大阳”能够实时追踪这个五角星在画面中所跑的位置,并且把这个五角星放上去,你想知道整个业界有多少针对它的优化,我没有完整的清单在我这,我想在会后可以把这个清单给你,这些应用非常多,从视频编辑,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袁芳”做室内宣传的宣览,都可以用IBS宣览图,你们可能跑到珠峰上会拍照片,我们把照片连起来都可以用在IBS上,连一张照片会很快,这些应用在全球很快,IBM软件合作商很多,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完全展示给大家。
媒体:高速视频用的是在核心贤康里吗?
张健:是的。当我的整个CPU运算不高的时候,这些资源是可以被处理器动态的分配给显卡的,显卡处理效率更高!所以在这上面,有没有2.0贡献?有。你今天很难把显卡和处理器独立开来,因为是完整一体化设计,使这里面很多资源是非常紧密的联系和共享。
媒体:我想问第一个问题,现在终端市场上大部分用户买的是双核产品,从今后的计划看是以四核产品居多,是不是双核产品已经不够满足用户需要?而是四核产品更满足用户需要?
张健:我们在英特尔发展产品里有非常多双核产品,在今天大家可能看到我们产品发布是分两个节奏,一个是把四核满足发烧友用户、高端用户这些产品在第一时间推出来,所以在春节前后整个大批量双核产品会面世,这些用户很大程度通过双核和四核产品满足用户在高中低不同需求。
媒体:第二个问题,对3D显示比较高的用户来说,核心显卡模型要么屏蔽掉,英特尔可不可以承担一部分3D运算工作?和独立显卡来共同工作?
张健:我们针对更加高端的游戏,能够满足用户大部分主流游戏,也有一部分在金字塔最上面,这些游戏要求非常高。尤其在这些高端的游戏,需要很强处理器能力加上很强限卡能力,需要一个平衡计算平台来满足用户需求,在这上面,英特尔针对这样的用户给出的方案是我们酷睿i7或者i5加上中高端显卡,这方面来满足用户需要,因为是平衡的。您的问题是想问有没有可能今后把机器内在核显和外在独显双方显示能力相叠加?这种考虑在业界是有的,但是牵扯到很大的复杂性,是说厂商和整个的独立显卡之间厂商配合和软件编程和稳定性测试,在这个方向业界一直在看,也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我想回答你的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什么时候提供稳定成熟方案,还是要给消费者时间。
媒体:我有一个问题,咱们目前核心显卡分3000系列和2000系列,分别定位是有几种用户群体,它的(CDU) 系列上分哪几个阶段?
张健: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3000和2000不同,核显针对用户两个最重要的应用来设计的;一个是媒体应用;这个应用包含对高清内容的回放,对整个的无线的英特尔高清技术,针对整个的这些高清的数字内容的编辑,我前面所讲到的我们高速视频同步技术,这些都是针对媒体这块,还有一块在3D方面的处理,跟到3D游戏相关了,跟整个我们的核显2000到3000上面在媒体处理上面,两边的能力是相同的,在整个的3D处理方面,3000的能力是比2000要强的!所以我们讲什么样的用户我们认为2000的产品理念?如果这个用户很多是以媒体计算来作为他主要应用的,这就很少玩游戏,哪怕玩游戏是非常简单的,开心农场之类的,基本上对3D应用性能没有要求,但是很大程度有视频转码、有视频分享要看视频片,这些方面的用户我们HD2000是非常好的产品,也有一些用户,说我实际在媒体之外,也偶尔会玩一些游戏,但也不是特别高端的,我特别注重今天3000所带来的经济性,整个的功耗和好的设计,这是我们3000所针对的用户群,在这上面,针对用户不同需求在媒体和整个三维游戏,2000和3000是可取所需。
媒体:之前做过测试的i500K,是不是代表中高端的人群群体?但是中高端这种用户群体很可能用i7或者i5代理100美元的独显,这个显卡你可以用我3000显卡玩3D游戏,英特尔在这方面考虑用户群体的时候是怎么样考虑这个层次的?
张健:你刚才讲的是我们完全认识到针对高端用户的话,他们会玩高端游戏会买一个中高端的显卡,在我们中高端处理器是完全有能力配置这个中高端显卡,同样我们也看到有一些用户就是用到我们大部分3D应用,但是他们更加关注是媒体应用,他们不需要买独立显卡,,英特尔是全球性公司,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同样在整个全球市场里这种需求也是广泛存在的,所以在我们整个产品设计里也同样看整个全球,我们也看到全球整个台式机里有一部分用户,并不是在高端原来希望用到我们HD3000的显卡来配置,这也是我们整个产品配置的很重要的想法。我们一直在不断搜集用户反馈,到底在高中低不同用户,什么样最佳配置是最好服务我们用户的!这方面今后希望更多听到媒体朋友听到读者的反馈,这样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好规划今后的产品。
媒体:之前做测试的时候,3000的性能非常强的,在玩3D游戏的时候非常好,我在观察街霸4的时候,您说英特尔高效率是(H20)?我之前测试的时候用i7260,它两个整数差不多,本来我是认为芯片里主屏是3D以上,但是笔记本这边有比较低的产品是吗?
张健:在这上面,在我们智能处理器很难看到简单频率本身,是自身调整内部资源。我建议不要单独看数字本身,很大程度是关注最终的体验。
媒体:我们在测试的时候出现了比较奇怪的问题,现在内存控制器在CPU里,我们同样的CPU我们用某些内存的时候会出现在P67上,可以正常运行,但是在H67上过不了自检,P67和H67主板在设计方面是不是对内存或者简化有限制?我用的是单条容量比较高的内存!H67在单条存量低的时候没有问题,如果换一个网卡,原来i3和i5能不能支持1080P?
张健:第一个问题是内存的问题,不同内存质监不通过!这会有几方面原因,第一,产品本身的选择有没有在整个系统以前做过测试,主板厂商整个产品和整个内存的测试,在这个上面我建议你把具体的你的内存的型号和主板厂商可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看一下,英特尔每一个产品出来我们对整个硬件厂商是做非常多的产品测试,内存测试是一部分,如果这个产品通过测试就不应该出现你所讲的问题,建议你把详细情况告诉我们。第二,你讲的(英文)在第二代我们智能酷睿上面是支持1080P的,您的问题是?
媒体:更多是因为这一代核心显卡升级了?还是移动平台无线网卡进行升级?
张健:是这样的,ipod这个技术是平台技术,它需要处理器,加上芯片和网卡的配合才能来做,所以在这个上面,我们第一代智能酷睿力支持20P,整个网卡和处理器和CPU都在第一代里,到第二代,你如果要支持1080P要在第二代才能实现!第三个问题是支持不支持3D对不对?在今天大家看到的方案,3D还没有在(英文)上支持。在用户主要的应用,电影投放和图片分享这些上面,使这个应用能够在(英文)上实现,3D支持会不会在今后有,在英特尔里我们会考虑,具体产品计划等到适合的时候我们会跟大家进行沟通。
媒体:我来自网易,我觉得自己看发展史以前主推频率时代到多媒体,多功耗集群功能再变成智能,下一代英特尔这边有什么打算?
张健:智能是我们在2010年非常重要的一点,2010年在智能上我们有更加流畅的新世界,智能是非常重要的电脑发展的方向,使得整个电脑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体验,整个计算会与时俱进,相对来讲智能在今后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在英特尔我们整个计算平台里主导的一个主题,当然你说几年之后与时俱进会有更加好的方向会出来,我想目前的话,智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媒体:第二个是,虽然竞争对手晚了一年,他们马上出了融合……英特尔对这个是怎么看待的?
张健:这个很正常,英特尔在不断推动技术的创新,不断推出新技术出来,其他的厂商会考虑内饰,我觉得不足为奇,英特尔最重要的很大程度上主导英特尔这么多年在业界里在今天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基石就是不断创新,不管人家怎么来跟随,你是如何更加多持续关注最终市长的需求和最终可能潜在的需求,更加多的持续你的创新,其他的厂商跟进是必然的事情,英特尔关键是说如何不断的保持这个创新在今后几年里,英特尔很重要的方法对我们来讲是钟摆里架构更新,明年我们会有纳米技术出来,我们会保持自己的创新,其他创伤自然会倒下。
媒体:英特尔产品主要对于个人来说是集中在台式机、笔记本里,还有上网本。现在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笔记本和商务本是移动应用,当手机、ipad产品在应用中最近在与日俱增,英特尔产品市场占有率会不会大幅度下降?对这个有什么对策吗?
张健:今后越来越个性化体验,用户会在不同设备上、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达到最佳的体验。按照这种趋势往下走,很大程度上会看到各种各样计算设备、各种各样尺寸、方式、界面出来是非常正常的,用户需要更加多选择来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还讲到iphone,还有比iphone更大,有人觉得ipad正好,有人又觉得大了一点。今天PC仍然占据了非常重要增长势头,PC不光给你带来内容体验的设备,还能帮您创建内容,今天在创建内容方面需要非常强大的处理器,有新设备出来,更加多是体验内容,看网上的东西,这些设备也会有。在以前没有的时候,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英特尔的话,我们在这方面非常相信随着我们第二代职能酷睿推出,进一步推动整个PC产业快速发展,整个产业看到有这么多技术出来,对他们来讲都是创新机会,有的厂商我更加多二代,有的可以做H3D,不同的都有,随着不同技术出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我们产业界有更多机会创新,带给用户更加多选择,推动市场发展。另外一些市场内容消费区域带,英特尔也非常关注,我们也有非常相应的灵动低功耗产品也会在这上面满足用户的需求,今天不是主要针对我们平板电脑和低功耗产品发布会所以在方面我就不展开讲了,英特尔是计算平台,建筑模块供应商,针对市场机会我们都会相应来做。
媒体:新酷睿二代上市以后,哪些机制有改变?
女:打星对他们销售是关注的。打星在一代产品内打星的,i5还是4星,i7还是5星。
媒体:这个东西跟上一代变化比较小,没有把二代集成复合辛显卡的东西体现出来,大多数还是看不出来区别的。
女:对。你们到店内看一看,不光出现LOGO还有文字,在显卡和智能电脑都会体现出来。
媒体:给我印象特别深的,i5平台整个峰值的时候全套系统才80几万?你可以通过颜色变化告诉他性能差不多!
女:这是特别好的建议。
牛大鹏:后面的和旁边的朋友我们继续。
媒体:如果架构必须改变,1156到一一五几这个征缴意味着什么?
张健:很重要的一点在第二代上面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实际上对内部核心的电流控制会变得更加智能!内部随着整个第二代上面的设计,在内部处理器里会变成主要三个大模块在里面;第一,是里面的四个核;第二模块是里面的核显。第三是内部核心处理器来源。这里面都有非常强大电源开关,不用的时候,省电的时候可以进行智能切换,而这个很强大的这些集成和它的很强大的电源开关能力导致它跟主板电流开关能力的要求很大!而使得在上面的这些电压控制的这些附件要求很大,从而导致对管角要求很大。这里面集成设计导致里面电流切换的要求特别好!
媒体:我有一个问题是DT是采用2500K和2700K,在输入P6CC上发挥作用,这样可能会有冲突;2600K和2500K采用这个核心,我们K系列CPU特性在不提供显示突出的电脑上应用!这个是出于什么考虑?第二,咱们加速的时候功耗会增加吗?CPU会评表面温度有一个调控,笔记本在OEM厂商里有具体设计要求吗?如果散热不好可以让CPU功能没达到很高的时候就性能降低了!
张健:CTP设置在35瓦,如果有两个核不工作就可以关掉。基本上以35瓦来看。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是新的智能2.0,关键对处理器是关于整个处理器发热的表面温度是不是上升到可能影响到处理器安全和品质这个温度,所以在这个上面,哪怕在一段时间内我让它超上去,我大于TDP,只要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我就允许它超,而且对整个处理器有保证。这是绿频2.0所支持的。
媒体:不同OEM厂商会采用不同模具,而且都有自己的不同特点。
张健:在这个层面上的话,OEM厂商会导致这个处理器达到安全最高温度,时间长短会不一样,设计不好了运行20分钟都没有达到,运行好了10分钟就达到了,在这个层面上OEM会不会在这个上面产生差别?有可能,看散热程度怎么样,但是不影响最终睿屏安全性!
媒体:我问一下,刚才也说了从功耗和温度调整睿频,核心显卡是动态的,它是怎么找到一个平衡,让CPU睿频更好发生作用?核心显卡满负载情况下这个睿频功能会不会实现?
张健:当我四个核全部工作了,同时显卡也工作了,实际上使得说它的发热量都更高了,这个时候会不会我的睿频可能今天做到600?会不会只上到400了?
媒体:对。
张健:这个完全有可能。看系统里可利用的有多少!四核全部利用起来,在这上面我能够到600,如果在这个时候我另外一个应用同时把显卡利用起来,这时候在系统里温度所能够体现出来的就很少,有可能一开始就600,很短时间内2—3分钟温度上来后就会适当加上来,完全是动态看整个系统,为什么叫智能呢?看系统里有多少资源可备利用。
媒体:用没有切换功能的P67的话,内置显示核心可以关闭,这样睿频性能会更高一些吗?
张健:如果它本身的显卡完全被关闭不工作了,基本上把更多资源都放到整个处理系统,所以在这个上面,实际上跟前面我们讨论的一样,如果完全让整个显卡歇了,当然会把更加多资源放到这个处理器。
媒体:我再来延续一下睿频,比如说睿频这块在工作上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如果是南非这个地方,它在运行的时候性能可能说远一点是跟冰岛不太一样。
张健:哪个季节呢?
媒体:可能我们在冬天的时候玩一款游戏可能很流畅,如果到夏天就可能不流畅了,会不会有这个情况?工作要求会不会比原来更加严格?
张健:第一,包括你说不同空调房间温度都不一样,外界温度有多大程度上能够让这个机器有一个很好的散热环境?或者散热环境很差?使得这里面机械很容易很快就达到了他自己本身的这样看到的核定的温度界限?从而使睿频2.0不能发挥作用,这就取决于你机器使用环境怎么样,也可以拿一台很好的机器放到冰岛,结果你口被灰封住了,它也上去了!一旦睿频2.0不能被发挥出来,它只能很大程度上利用我们在睿频1.0里面所看到的这样的能力,所以仍然有睿频但是不会自己利用2.0超越它本身TDP方法来利用那个资源,因为那个资源已经不存在了。
媒体:全面战争这种继CPU和GPU两者要求非常高,有可能是不是2.0这个技术会选中哪个?还是各占50%?
张健:这个要看哪怕一个游戏真正在跑的时候,里面对图形和计算要求也会不一样,在不同场景里。有些的确有大规模的渲染,整个显卡要求持续很高,在处理器里有物理模拟、智能这些动态智能里,对处理器要求更高!要看到具体,处理器要智能判断,如果这方面不高,就会把这方面降低,把资源移过去,如果两边都很高,就两边都在里面跑。
媒体:您说的一个问题是说如果这个处理器温度过高,或者外部环境温度过高就没有办法做睿频2.0,就只能做1.0是这个意思吗?
张健:要保证在TDP这个设计内,睿频加速1.0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是四核,我只用到当中一个核运算,其他的三个歇着,其他的三个带出来的功力我可以转让给工作的核能,使这个工作核在TDP内进行功耗增加。如果你在(英文WiDi)进行转码,它就是单核运营,如果把转码工作完成的话,本来是1.8,这个睿频可能变成2.8,用2.8这个主屏来完成转码,整个都在核定TDP之内。
牛大鹏:极限的问题大家找机会再谈,一般消费者不会在冰岛在室外来用这个产品。
媒体:第三方USB3.0支持方案,今年我们是非常看好的!我们自己没有支持,都是用第三方的?这是我的疑惑?
张健:我们也非常关注整个USB3.0如何会在我们自己产品内支持这样的标准,现在在我们第二代商品通过外视方案来达到的,英特尔也在密切关注这一点我们会在今后产品里再跟大家做沟通。
媒体:英特尔延伸USB3.0,你是钟摆加工,如果明年USB3.0普及性比较高呢?那怎么办?
张健:你的意思?
媒体:下一个架构才会支持USB3.0是吗?
张健:架构不需要进入USB3.0这个里面。你说什么时候推出什么时候支持?不是说等到2年后,目前我没有办法做一个确切的未来产品计划图告诉你们,但是我们原来看到我们要到下一个架构的更新才会运行3.0,这个不需要。
媒体:现有新一代处理器有没有可以全程解决方案?不需要风扇,是被动散热,贴一个散热片!我觉得台式机也可能具备这个,笔记本肯定没有问题,有一些厂商体积做大一点,因为这种方案是没有问题的,按照自己内部测试这代产品是不是可以做到无风扇的设计?
张健:我们更多在平板设计上面,它的体积更小,英特尔也是在积极的关注在这方面的需求,以及我们针对未来产品如何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我们TDP不是针对这块做产品发布,这块产品我们今后会跟大家做沟通!
牛大鹏:今天时间已经到了,非常感谢大家有很多好的建议,有些问题如果没有解答的,我们今后再联系。谢谢大家!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